1、现在很多人喜欢跳广场舞,但是出现了很多问题,比如噪声扰民,垃圾遍地,关于这个现象,你怎么看?
广场舞不仅是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,也是参与社交、联系感情的一种重要途径。但客观上来说,广场舞确实也造成噪音扰民问题,有些地方甚至因此产生激烈的冲突。一些因广场舞导致的不和谐的事件屡见报端,值得我们深刻思考,如何让广场舞不仅能引导群众健康娱乐和休闲,同时也不影响他人和环境,成为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
这一现象的出现,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造成的。第一,活动健身地点的匮乏,为了寻找环境较好的开阔地点跳舞,许多老人们不得不确定在社区花园等离居民楼较近的地方。第二,有关部门没有对广场舞的地点、规模、音量等做出规定或限制,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畅,对于存在的扰民行为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。第三,不同居民对于生活的需求不同,生活习惯不同,同时缺乏应有的相互包容的心态,难免产生摩擦,且缺乏互相之间的体谅和理解。
要解决这一问题,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着手,综合采用多种措施,才能保证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妥善的解决。
首先,相关管理部门作为指导单位,要加强对广场舞的引导和规范,如限制时间段、场地、音乐分贝等,城建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,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,留出人们休息和活动的场地,同时充分利用公园、广场等公共资源,为广场舞提供场地,园林部门要搞好绿化和场地建设,修建绿化隔音带,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,创造美好城市环境。
其次,各广场、社区、小区等广场舞队,无论阵容大小,领队或负责人需到当地社区居委会备案、编号,服从社区管理,并遵守相关规定。以街道、社区、镇村文化站为主管单位,安排专人负责广场舞活动管理,对广场舞站点进行登记规范等工作。同时开发适合中老年人健身和活动的其他运动项目,比如太极拳、象棋、抖空竹,社区文艺演出等等,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。
再次,广大广场舞爱好者,要提高个人素质,主动将音乐的音量调低,注意考虑到一些休息者的感受,防止出现扰民和激烈对峙的行为,同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,杜绝一些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。
最后,广场周围的居民和住户也应该树立一种理解和包容的心态,在遇到问题时沟通解决,或寻求帮助,树立起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。
总之,对跳广场舞进行规范需要一个过程,这当中更需要人们将心比心,互相尊重,最终一定可以实现老有所乐,居有所安。